1987年,开国上将杨得志从解放军总参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,曾组织了一次军中老将们的聚会。杨得志要求工作人员提前五分钟到达会场,当车停稳后,他便迫不及待地要求工作人员扶他下车,并在会场门口停下,迟迟不肯进入。尽管大家关心他的年岁和身体健康,劝他入场等候或者找地方坐下,但杨得志似乎没有听见,固执地站着等候。
杨得志已经接近八十岁,但他的倔强和坚定令人感动。直到李聚奎的到来,他才露出了笑容,热情地迎接李聚奎。杨得志不仅扶着比自己年长七岁的李聚奎走进会场,还亲自为他找好座位,直到李聚奎坐下后,才坐下来。这一幕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人,大家都为杨得志和李聚奎之间的深厚友情而感动。杨得志曾表示,无论在何种场合,他总是“高看一眼”李聚奎,夸赞他革命早、功劳大、作战英勇,毫不张扬,勇敢坚毅。
展开剩余76%李聚奎将军是众多老将军敬佩的对象之一。在他身边工作过的许多将军都对他尊敬有加。他的低调和对外宣传的少,使得人们对这位“德高望重”的将军了解甚少。李聚奎,1904年出生于湖南安化,22岁时加入国民革命军,并参加了北伐。军中旧部风气浓厚,军官常常克扣士兵军饷,但当彭德怀成为团长时,他为士兵们做出了很多改变,令李聚奎深受启发。彭德怀不仅自己出钱为士兵买蚊帐,还取消了军官吃小灶的特权,禁止体罚士兵,这一切让李聚奎深深感动。
1928年,李聚奎因积极参与“闹饷运动”而被推举为“闹饷代表”,并且在平江起义中表现突出。起义中,李聚奎完成了危险任务,成功解除特务连武装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之后,他在彭德怀的领导下参加了红五军,并在随后的战斗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务,最终成为排长。在红五军被围剿时,李聚奎还英勇扑倒了试图暗杀彭德怀的叛徒,保护了彭德怀的生命。
李聚奎在红军的经历可以说是鲜明的战斗风格,他从不打滑头仗,始终坚守原则,并取得了重要战役的胜利。在第一次反“围剿”时,他便以团长身份大放异彩,深得毛泽东的赞赏。每次与毛泽东交谈,他都感受到毛泽东对他的关心与支持,毛泽东称赞他有着不凡的军事才能,并承诺一旦成功抓住敌人,必定记下他的功劳。
李聚奎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畏艰难的精神,在长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经过湘江、乌江、赤水等战役,他带领红一师突破重重敌军的封锁,为红军的胜利铺平了道路。尽管李聚奎战功显赫,他从不愿在别人面前提起自己的功劳,而是将所有的荣誉归功于毛泽东的军事策略与全体红军的共同努力。
抗战期间,李聚奎担任129师的参谋长,参与了多次著名战役。凭借他出色的指挥能力,386旅成为日军的劲敌。李聚奎不仅具有战斗指挥能力,还注重部队后勤的建设,为部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他创新性地设计了“炒面”,以应对长途跋涉中的食物短缺,带领部队继续奋勇前进。
1958年,李聚奎担任了石油工业部部长,为中国的石油行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。通过他的努力,中国成功建设了克拉玛依和玉门油田,为国家的能源供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。虽然他身处多个重要职务,李聚奎从未张扬自己,始终保持低调,将所有的成就归功于集体和团队的协作。
李聚奎不仅是抗战时期的英雄,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者,他在多个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他的伟大功绩与人格魅力,不仅为后人所敬仰,也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发布于:天津市辽宁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