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专机降落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时,距离特朗普设定的“90天关税暂缓期”最后期限仅剩不到24小时。
这位因涉疆、涉藏议题被中国制裁的国务卿,成了21世纪首位无法踏足中国的美国最高外交官。
为了与中俄外长见面,他只能包机转飞第三国,在东盟外长会议的间隙开启一场“闪电外交”。
而这场博弈的赌注,是亚洲十国即将被加征的25%-40%关税,以及美国“印太战略”的最后冲刺期。
鲁比奥的“曲线会晤”背后,是一份中国制裁名单的硬气回击
鲁比奥的名字在中国外交部档案里早有定论:2020年因推动涉港法案、炒作新疆议题,被列入《反外国制裁法》永久禁止入境名单。
当特朗普计划访华时,这位国务卿甚至无法参与行程筹备,只能借东盟会议“蹭场子”见王毅。
网友调侃他的社交动态“我现在觉得中国不喜欢我”,而中方用行动告诉他:干涉内政者,连谈判桌的入场券都拿不到。
24小时关税倒计时,越南成了美国的“谈判模板”
特朗普的关税大刀已悬在亚洲国家头顶。 7月8日,白宫向马来西亚、泰国等十国发函,宣布8月1日起征收最高40%关税。
鲁比奥此行的核心任务,就是复制“越南模式”——4月美国对越南加征40%关税,但经谈判后骤降至20%。
他带着同一套剧本:用关税威逼各国坐上谈判桌,再用“让步”换取市场准入和涉华承诺。
包机里的暗战:中美聚焦稀土,美俄瞄准无人机
在吉隆坡的会议室里,三场交锋同时上演:
中美对决稀土牌:美国财长贝森特刚喊话“尽快面谈”,鲁比奥就接力施压。
中国手握王牌——军用稀土出口的严格管控。 美国军工企业面临产能危机,F-35战机产线甚至可能停工。 尽管中国放宽了民用稀土许可,但军用渠道纹丝不动,逼得美方不得不谈。
美俄无人机危机:俄乌前线战火未熄,特朗普却突然加码援乌。 7月初,泽连斯基透露将获美援“数十万架无人机”,直接触怒俄罗斯。
拉夫罗夫面对鲁比奥时,火药味弥漫全场——美国在乌克兰的武器输送,已踩到俄方红线。
东南亚乱局:美国趁火打劫,中俄联手破局
鲁比奥的行程恰逢东南亚多国动荡:
缅甸钦邦战火重燃,4000难民涌向印度,俄军援缅政府军令局势复杂化;
泰柬边境因“洪森录音门”冲突升级,士兵交火、口岸关闭,战争一触即发。
美国趁机拉拢各国,但中俄已抢先落子。 7月8日,中俄宣布支持《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》,要求美国承诺“不首先使用核武”。
这把美国架在火上烤——签条约等于放弃核威慑,不签则自认“区域核威胁”。
而菲律宾引狼入室,允许美军在吕宋岛部署“堤丰”导弹系统,更遭东盟九国集体抵制。
“反华急先锋”踢到铁板,美国内部分裂公开化
鲁比奥的强硬做派,连本国盟友都看不下去。财长贝森特公开主张“对华接触”,推动稀土和技术谈判;特朗普更直接将他排除在访华团之外。
被网友戏称“荣誉勋章”的制裁名单,实则是鲁比奥外交生涯的滑铁卢——当中国用精准反制锁定“关键破坏者”(如菲律宾《海洋区域法》操盘手托伦蒂诺),美国却连国务卿都派不进北京。
东盟的沉默抵抗:经济靠中国,安全不想选边站
鲁比奥的“印太战略”推销会遭遇冷场。 马来西亚外长公开呼吁美国签无核条约;越南虽接受关税谈判,但拒绝公开涉华承诺。
现实很残酷:中国连续多年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,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.2万亿美元。
当鲁比奥在会场高喊“自由开放”时,东南亚官员们心里算的是另一笔账:跟着美国对抗中国? 每年可能损失千亿级贸易额。
辽宁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