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3年某月某日,邳州市南部某乡党委王书记调到市里某局任职以后,要为他在江苏省运河中学高一(1)班上学的儿子办“敬师宴”。他通过其亲戚、我的同事杨安民老师,请任课老师到市第二招待所喝酒。我是他孩子的语文老师,自然在被邀请之列。这位王书记在地方上是一地之“王”,他可以向下面发号施令,吆五喝六,下面没有人敢说一个“不”字。但在我们这些知识分子面前,他那一招就未必好使了。
酒过三巡,王书记站起来首先向我敬酒,我欣然接受,因为我最年长嘛!但是,当敬完第二杯酒的时候,他突然对我说:
“刘老师,你给我儿子作文打100分,错了。”
哦,他还看过他儿子的作文?我有点儿惊讶。一般来说,当官的学生家长,由于工作繁忙,不太关心,或者无心关注孩子的作业。而这位家长却例外,他不仅看了儿子的作文,而且还对老师的打分做出了否定性的评判。
他儿子的作文叫《观照自我》,是我作文课上的命题作文。作文写得非常出色,我一字未改,因为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。在佳句下面连连画圈,以示赞美。文后写了一个“好”字加感叹号。然后在题目旁边打了个100分。他儿子喜得了不得。我让他誊抄后,帮他投给《邳州市报》,很快就登出来了。
展开剩余82%批改作文时给特别优秀的作文打满分100分是我的创举,至少在我们徐州地区,我这样做是独一无二的。我曾经在南京参加高考阅卷的空隙与阅卷同事闲聊,他们都说,他们以及学校同事批改学生作文时都没有打过100分。他们自己,从小学上到大学,语文老师也从来没有给自己的作文打过100分,即使自己的作文写得很好。我应邀在丰、沛、铜山、睢宁等县语文教师大会上巡回讲学介绍作文教学经验时,都介绍过给学生的优秀作文打满分的做法,与会的语文老师的回应是热烈鼓掌。我问:“你们以及你们的同事在批改学生作文时,打过100分吗?”集体回答:“没有!”我又问:“你们上学时,语文老师给你的作文打过100分吗?”还是“没有”。所以我敢说,至少在我们徐州地区,给学生的优秀作文打满分是我的独创。
在作文批改的实践中,我已经给学生的多篇佳作打过满分。例如,学生许奎先发表在《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》的《爱的奉献》,学生温之花发表在《中学生》的《爱的呼唤》,学生姚翔发表在《中学生文苑》的《逛上海》,学生马文燕发表在《中学生读写》的《一个真实的故事》,等等。我给作文打100分的学生郭汝金,曾经带着夫人和女儿,专程从南京驱车来邳州探望老师,在饭店请老师吃饭。我写的《江苏省运河中学语文三驾马车》发表以后,读者中有人说,他是我的学生,我曾经给他的作文也打过100分,作文发表在《春华》报上。在运河中学工作20年间,我一共给多少个学生的作文打100分,已经记不起来了。
我的观点是,给学生的作文打100分,未必说明它十全十美。它可能还有某些不足,但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我此次写作的要求,已经达到了可以在正规报刊上发表的水平。我为什么不可以给它打满分呢?而今天,这位未必懂得教育,肯定不懂得语文教学的地方官员,竟然敢于否定我的创举,说我“错了”,我能接受他的批评?笑话!于是,立刻回了他一句:
“我给你儿子作文打100分,没有错。”
第二轮敬酒开始,他又站起来首先向我敬酒。当敬完第二杯以后,他又来了一句:
“刘老师,你给我儿子作文打100分,肯定错了。”
“我给你儿子作文打100分,肯定没有错!”我立刻气愤地回他一句,话说得斩钉截铁,针锋相对。
由于这位局长对我来了这么两下,我生气了,其他老师看后也很生气,所以酒席上大家都不说话了,并且互相喝酒也几乎停止。喝什么酒呀,没有气氛嘛!
这位局长一看酒场冷了下来,自己与老师又没有什么话好聊,于是他就来了第三轮敬酒。敬酒的顺序照旧。
这一次,他是坐着敬酒的。他端起酒杯向我伸过来说:“刘老师,我再敬你两杯。”但这回与上两次不同的是,刚喝完第一杯,他竟然酒熏熏地用手指着我大声说:
“刘老师,你给我儿子作文打100分,绝对错了!”
我放下酒杯,“啪!”一巴掌砸向酒桌,也大声说:“我给你儿子作文打100分,绝对正确!”并且站起来用手指着他大声骂道:“你懂个屁!”
他的亲戚,就是我的同事,邀请我们去喝酒的杨安民老师,也不愿意他了!
“刘老师是我们县里著名的语文老师,在他面前你算老几?你懂什么呀?你有什么资格批评刘老师?”
我转身离场,其他老师也跟着离场。一场好好的“敬师宴”不欢而散。
下面,我把这位地方官员儿子的那篇满分作文附上,请读者品读,欢迎评论。
观照自我
运河中学高一(1)班 王磊
清晨,一个庭院里传出了“大雪压青松,青松挺且直”的读诗声。这酷似陈老总的声音,正出自我的口中。我的模仿,简直可以称得上惟妙惟肖啦!
诵诗,引出了一个善于模仿的我。
“你知道这道题怎么错的吗?”
“漏写了后面的大括号。”
“那这题呢?”
“少写了等于号。”
“你怎么一进办公室就变得这么聪明了呢?做完题也不好好检查检查。”
对话,道出了一个粗心马虎的我。
“接球!”“看我的,进!”“好球!”高兴的声音从操场上传过来。篮球场上一个瘦小的我,在那大块头的世界里,东奔西跳地和他们拼抢。
运动,画出了一个生龙活虎的我。
忘却中考前的辛苦,抛开一打打的模拟考卷,不去理会老师的再三告诫,把父母啰嗦的叮嘱丢掉,骑着车子,唱着歌儿,穿过林荫路,与拖拉机赛跑,和小鸟儿共鸣,去领略那难得的田园风光!
长路,走出了一个洒脱的我。
节假日,和过去的同学逛大街,爬岠山,游运河,搞野炊,打打闹闹,说说笑笑,去追回那已经逝去却又难以忘怀的旧日时光。
笑声,笑出了一个无忧无虑的我。
“倒霉,路灯怎么又灭了?”我壮起胆子,大叫一声:“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!”迈开大步,走进黑路,但心里却是越走越怕,步子是越迈越小,只觉得到处鬼影重重,吓得我尖叫一声:“妈呀!”一溜烟地向家里跑去,那速度决不比奥运会上的约翰逊夺金牌时慢多少。
尖叫,叫出了一个胆小如鼠的我。
“看拳,庐山升龙吧!”看了动画片《圣斗士星矢》以后,我经常梦见自己经过艰苦的锻炼,也成为一名穿闪闪发光的圣衣,为了正义,为了和平而战的雅典娜圣斗士。谁知一梦醒来,还是黄粱空枕,独自失笑。
美梦,梦见了一个充满幻想的我。
(本文发表于1993年3月5日《邳州市报》)
最后,就我给优秀作文打满分的观点作一些补充。
每年高考语文阅卷对作文的评分有具体明确而严格的标准。曾经出现过多篇几乎完美无缺的佳作而得满分,如江苏某考生的《赤兔之死》。但是,语文老师在平时的作文批改中,如何给学生作文打分,却没有具体明确的标准可依。在老师的传统观念里,作文得满分,必须“完美无缺,没有瑕疵”。而作为中学生,即使是高中生,在两堂作文课上,匆匆地写出“完美无缺,没有瑕疵”的作文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高考作文亦然,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写出《赤兔之死》这样的满分作文,那只是万里挑一,其他考生,谁能企及?
给作文打分的传统做法是先“挑错”,挑出“错”来,例如错别字多少个,病句几个,等等,再按百分制来“扣分”。三扣两扣,一篇作文能得80分就算非常好了。“完美无缺,没有瑕疵”的作文,我教语文改了38年作文,没有发现一篇。这一种作文评分的所谓的“传统标准”过于保守和刻板,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,不能激励学生对卓越目标的追求,因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。我的观点是“满分无需完美”。一篇优秀作文存在某些缺点不足为奇,不影响给它打高分。
“打破‘满分即完美’的刻板认知,用评分机制激活学生的写作热情,将‘发表潜力’纳入评分维度,让作文教学更贴近现实应用——这种创新本身,就是对‘传统标准’的有益突破。”这是“豆包”对我给作文打满分创举的回应。
最后,建议语文老师舍得把90、95的高分,乃至满分100分,打给自己论定为优秀的作文。
发布于:江苏省辽宁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